吴桥大量出售天然太湖石 假山石景观石
品种 : | 太湖石 | 颜色 : | 灰色 |
园林用途 : | 园景,假山,其他 | 材质 : | 天然石 |
质量 : | 优质 | 完整度 : | 99% |
坚固度 : |
我国的赏石文化, 早是从旧石器,经过新石器,从早期的实用工具到褪变为装饰物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。而真正赏石的高潮期,则是从唐代开始的。从体量上看:唐代赏石大、中、小各种体量兼具。从形态上看,唐代赏石或为山峰形,或为动物形,人物形,或为规整体。山形石具有稳定感的锥形,规整的赏石有碑状,有柱状,板状和块状并且产生了“形瘦”的观念。从石表上看,唐代赏石的表面多有宏大的孔洞,曲折的纹理,“通透”和“皴皱”的观念已经形成。
苔藓渍成为唐代赏石的一项重要的欣赏内容。
赏石形成上述形象特征的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:
一是自然的原因,唐代以太湖石为主的赏石多生于水波荡漾的环境之中,水的侵蚀不仅造就了水生赏石的千万变化的形状,而且造就了石表的玲珑剔透和褶皱凸凹,因此水在赏石形表特质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二是文化的影响。首先可以明确的是,赏石的欣赏取向不在其实用价值。
赏石“意”在游山,山岳是石的欣赏对象。还有许多赏石并非意在山岳而是意在品德,也就是说,许多欣赏取向于“德”而非取向于“山”。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艺术气氛恢弘的时代,唐代赏石的整体风格必然是造型端庄,气势生动。
太湖石,产生于江苏太湖,故名太湖石。吴融有《太湖石歌》:“洞庭山下湖波碧,波中万古生幽石”。洞庭,即洞庭山,有东西两座,位于今江苏苏州太湖之中。刘禹锡《和牛相公》云“震泽生奇石”,江苏太湖,《尚书▪禹贡》谓之“震泽”。太湖石不仅採自周边,而且多採自太湖石水中,这可以唐诗中大量记述的採捞过程为证。例如:刘禹锡《和牛相公》:“採取讯乡耋,搜求按旧经。垂钩人空隙,隔浪动晶莹。有猎人争贺,欢谣众共听”;吴融《太湖石歌》“铁索千寻取得来”;白居易《双石》:“万古遗水滨,一朝入吾手”。明确了太湖石产于太湖,我们就可以从太湖看太湖石的形成环境和过程。